('\n\t\t\t
秦教授还是很有自觉的:“坑坑洼洼的,也就勉强有个碗模样。”不过试验是成功的,配出来的泥料质地不做,可塑性强,光滑度高,比之前许小山的那个陶罐子强多了。
秦放道:“等我做个工具,有了它才事半功倍。”
制陶怎么能缺了陶车?手工成形太麻烦了,捏来捏去的受力不均,器具难看也就算了还厚薄不均,用起来十分不便。
试想一下,一个陶碗重到小孩子捧不动,还怎么盛饭吃?
按理说秦教授一个程序猿的动手能力很差,可挡不住他有“外挂”,又是免费劳力,又是万能工具,他轻而易举便做出了一个木制陶车。有了它才是真正制陶的开始,秦放取了块泥料,这就开始拉胚了!
这工作看起来很简单有趣,真动起来手来却没那么容易,还是需要多尝试。
秦放失败了几次,终于了解了规律,凭借着飞轮的离心力和惯性力,顺利提拉出了一个漂亮的小水壶。
看着成品,秦放心上眉梢:“怎样?”
秦奕认真道:“好看。”
虽然他神态真挚,没有作伪,但鉴于他连个破泥碗都说好看,秦放已经信不过他了。
秦放再接再厉,又做了几个泥壶和泥罐子。
这一天估计是太忙,他累到了,晚上秦放睡得十分安稳。
他做这些的目的性极强,就是为了帮助原住民们。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真正想走向温饱,可不是“吃饱”就行的。
需要推动他们的文明,需要让他们自行发展起来,这样形成的效应才是几数型的,才是最快的。
他时间不多,也就五六年的光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