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平台上的行人依旧熙熙攘攘,有一对老年夫妇,相互搀扶着,慢慢的走在平台上。老先生拿着一台老式相机,不时停下来拍照。老太太则在旁边微笑着看着,偶尔指出哪里有可以留下的景色。
\n
\n
平台上也有很多外国游客,肤色也各异,他们兴奋的交谈着,不时用手指向远处的建筑。有几位外国小姑娘,欢快的从这里跑到那里,时不时的眺望对岸的浦东,他们的出现让这个城市增添更多的色彩。
\n
\n
也有父母带着孩子来出游的,孩子们会兴奋的跑来跑去,不时发出惊呼声,父母则在一边看着,脸上满是宠溺的笑容,母亲一时有提醒他们不要乱跑,注意安全。父亲时不时的把他们叫到身边来,给他们讲一些城市和这些建筑的历史,小孩子似乎听的很认真,在这座城市随处看着,奔跑着就是最好的学习。我们从小到大,都是从这里跑到那里,了解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小朋友很多都不喜欢读万卷书,更喜欢行万里路,我们何尝又不是呢。现在社会发展了,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大家出去旅游的越来越多了,旅游也成了人民重要的生活一部分,又可以同时带动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最近几年国家也看到旅游的好处,特别环保的方式来发展经济。
\n
\n
走着走着一看快走到城隍庙,再抬头看看了远处的海关大钟,一看快三点了。今天就不去九曲桥逛逛了,顺着平台又调头回去了。
\n
\n
再次回去时又看见了海关大钟,这也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从1928年1月1日起敲响了第一声。他是外滩最高的建筑,也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大钟,与英国的大本钟、莫斯科红场的钟并称为世界三大钟。
\n
\n
海关大钟有上千个齿轮相互咬合,钟面上分针长3.17米,重49公斤,时针长2.3米,重37.5公斤。钟的发条用0.01米粗的钢丝组绞,长156米。每周开钟上发条3次,每次要4人操作一小时左右才能完成(现在已经改为电动)。
\n
\n
海关大钟的钟声不仅是市民亲切的城市记忆,也是这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