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贩子拉着张有福,“那你不用去国营供销社茶叶代销点,那里卖的贵,还要票证,我带你去附近的临时茶市,那里也有碧螺春茶,而且不要票的。”
1980年,茶叶仍属统购统销商品,茶农的茶叶需通过供销社渠道销售,临时茶市多属灰色市场,改革开放了,不少二道贩子就在火车站附近的临时茶市摆摊卖起了茶叶。
“好啊,那我过去看看,不过你们的茶叶品质怎么样?”张有福问道。
“这个品质你放心,绝对是特级茶叶,我们都是从太湖洞庭山那边收购过来的。”
张有福点了点头,跟着二道贩子去了站前广场后面,果然有很多二道贩子支起木架,用油纸铺地展示茶叶,过来买茶的人还不少。
“这个碧螺春茶怎么卖的?”
张有福抓了一把碧螺春闻了闻,有股花果香。
“五块钱一斤。”
张有福感觉价格不贵,这么好的茶叶,不要票,于是买了十斤,付了五十块,顺便打听了一下哪里可以寄存大量的茶叶,二道贩子告诉他,火车站货场设有茶叶专用仓库,可以花钱暂存,货场里都是装箱后发往全国各地的碧螺春茶。
张有福本来打算找二道贩子把附近所有的碧螺春给收购了,然后寄存到仓库,自己晚上过去收进玉佩空间里,现在倒是不用这么麻烦了,货场里都是发往全国各地的碧螺春,那自己去货场仓库附近隔空收取一些,不用花钱,也不用等到晚上了。
到了火车站货场附近,张有福看到有不少卡车进进出出的,这些卡车都是从洞庭山茶厂拉着碧螺春茶叶运至火车站货场,再从货场装箱后发往全国各地的。
张有福用意识感知了一下,几个茶叶专用仓库里面都是碧螺春,茶叶包装以防潮的油纸、竹篓为主,箱外标注“洞庭碧螺春”“特级”“一级”“二级”等字样,部分茶箱加盖了苏城洞庭山茶厂的印章 。
还好距离茶叶专用仓库没有超过50米,张有福每个仓库收取了一些碧螺春,当然那些加盖了苏城洞庭山茶厂印章的茶箱,一个也没有动。
做完这一切,张有福担心有人发现,午饭都没有吃,赶紧去了苏城火车站,买了一张十二点去杭城的车票。
火车匀速行驶在去杭城的路上,张有福靠在座位上打盹,实际上意识进入了玉佩空间里,查看了一下大概有60箱碧螺春茶叶,不同级别的茶叶包装方式也不同,特级和一级碧螺春都是用铁罐装,每罐125克,一箱80罐,也就是4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