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不要这么快败露,可又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觉得自己即将陷入一场难以逃脱的危机之中。
\n
\n
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既希望一切平安无事,又害怕真相被揭开的那一刻。
\n
\n
随着朝会的结束,官员们陆续退朝,开济满心忧虑地离开了奉天殿。
\n
\n
而李善长未像旁人那般脚步匆匆离开。
\n
\n
他眉头紧锁,站在殿外的汉白玉台阶旁,神色凝重,陷入了沉思。
\n
\n
近些时日,家中就如同一锅被搅乱的沸水,始终不得安宁。
\n
\n
李善长本人,作为朝中元老,思想颇为保守,他坚决反对改革。
\n
\n
在他看来,如今天下初定,历经战乱的百姓们生活困苦,国家的根基尚不稳定,百废待兴,当务之急应是让百姓休养生息,恢复国力。
\n
\n
而贸然推行改革,必然会触动各方利益,引发社会动荡,只会徒增变数,不利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n
\n
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四个儿子,却因之前被太子朱标召去学习,接触到了新的思想和理念,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n
\n
原本对父亲言听计从的他们,如今竟一致坚定地支持改革。
\n
\n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李善长深感意外与无奈,父子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深,争吵愈发频繁。
\n
\n
尤其是昨晚,气氛更是剑拔弩张。
\n
\n
李祺,作为李善长看重的长子,竟提出要与朱棣一同前往湖广巡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