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元璋微微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这是自然。咱会让老四和蓝玉先按兵不动,暗中配合前去安抚的学子们。”
\n
\n
“只要能和平解决问题,咱也不想看到流血冲突。”
\n
\n
“但若那些乱党冥顽不灵,执意与朝廷作对,公然挑战朝廷的权威,那就休怪咱心狠手辣了。”
\n
\n
朱标这才长舒一口气,应道,“儿臣明白了。”
\n
\n
“儿臣这就去安排相关事宜,告知老四和蓝玉务必谨慎行事,以安抚百姓、稳定局势为首要任务,切不可鲁莽行事,轻易动用武力。”
\n
\n
说罢,朱标恭敬地退下,立刻着手准备应对湖广之乱的各项事宜,连重要的开海计划都暂时的抛之脑后。
\n
\n
朱元璋笑着看着朱标恭敬退下的背影,那笑容中满是对儿子成长的欣慰与期许。
\n
\n
然而,随着朱标身影的消失,他脸上的笑容也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凝重。
\n
\n
他缓缓点燃一支烟,闭上双眼,眉头紧紧皱起。
\n
\n
朱元璋对朱标是相当满意的,朱标年仅十九岁,却已展现出非凡的才能与胆魄,竟有勇气担起主导改革这一重任。
\n
\n
这份胆识与魄力,远超同龄人,甚至让那些曾去现代学习过的人都自愧不如。
\n
\n
朱标不仅有勇气,还相当有谋略,将那些从现代归来的人才安排得恰到好处,使得改革能够稳步推进。
\n
\n
在某些方面,朱标比自己做得还要出色,这让朱元璋在欣慰的同时,也对大明的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