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起了一根木杆,又在单摆的下方设立两个标记点,单摆的角度是5度以内,振幅在10度以内,就可以保证均衡的摆动周期,只要确保这个摆持续运行,记录下一个昼夜内,摆动次数,就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摆动周期。
\n
\n
当然,在现有条件下,所有测量都是粗糙的。比如一昼夜的记录,只能使用日晷。也只能使用正午日影作为记录点。日晷计时是不准确的。一昼夜24小时,从天文意义上说也是不准确的。另一方面,本地的重力加速度并没有经过测量,所以只能套用一下g=9.81的常数来凑合一下。
\n
\n
但是这种粗糙的方法,可以得到的长度数据还是相当准确的,误差可以到千分之一以下。甚至不是这个世界的测量工具能体现出来的。
\n
\n
这样就够了。
\n
\n
能得到一个精确度达到千分之一的测量工具,接下来张诚还能据此制作出一个计量精度达到秒级的钟摆,空间和时间都可以测量,这个世界就不再有秘密了。
\n
\n
在庭院里用重锤和立柱设置了一个简单的日晷。用了三天的时间,找到了正午的日影线,在日影线上又放置了两个标记柱,这样当正午时刻到的时候,日影刚好遮盖住两个标记柱。这就有了这次测量的原点。
\n
\n
记住这一天吧,这天是秦王政廿四年戊寅年十月五日。时间和长度被精确测量的第一天。
\n
\n
计划了所有工作,准备了干粮和水,甚至准备了便桶,张诚和母亲交代了接下来自己两天要在谷仓里做一点东西,要母亲在这两天内不能打扰自己,而且绝对不要碰触庭院中的那个日晷装置,就打开谷仓的门,坐在那个摆锤装置后面,等待正午的来临。
\n
\n
手边几块木板,一束炭条,就是记录用的工具。
\n
\n
日影落在了标记的位置,张诚放开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