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仍是一副断案的铁面,无情到同僚都忍不住朝他瞥来视线。
崔连壁更是剜了他一眼,主动高声道:“陛下,贺大人不愿意,臣愿意!”
“你若走了,兵部事务谁来总理?”明德帝露出一副头疼的模样,片刻道:“罢了,还是叫盛环颂去。”
崔连壁有些失落不能亲自到殷侯灵前祭奠,但他的副手能代他去,多少也算安慰。
明德帝:“殷侯殁了,仗还得继续打,诸卿以为,谁能接他衣钵?仙慈关离京几千里,来回一趟不容易,任命早些定下来,好一道带过去宣了。”
这答案几乎是现成的,在场五位大臣很快就将意见达成一致,最佳人选就是王义先。
唯一的疑虑在于,“王义先到底不是殷侯,若全面接管西北军,再兼管振宣军,难免力有不逮出现疏漏。”
明德帝俯视众人:“振宣军既然拉扯起来,总兵人选也该有个定论,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所言极是,振宣军虽是新军,但也不能长期地散乱下去。”崔连壁附议。
振宣军成立不到半年,建制并不完善,成熟的将官更是稀少。随着他们陆续投入战场,这方面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战斗力,必须尽快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得有一个能让全军信服、能带领全军赢得胜利的将领。
其他几位立刻明白过来,皇帝半夜叫他们来,是要现在就进行一场廷推。
怎么这么急呢?有人心生疑窦,但此时也来不及细思,必须先考虑这个人选的问题。
只是这些年来将星凋零,来来回回能提的就那么些人,皆为老将。
与同僚低声议论过后,陆潜辛上前道:“陛下,臣以为,西北军的韩履宽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