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n
除此之外,香江的杂志还发明出来许多朗朗伤口的名字,比如“欢场华佗”刘銮熊,“乡下潮人”余文乐,“拆弹专家”乐吉儿(乐吉儿取出隆凶填充物)……
\n
\n
港媒早已经打磨出自己的一套稳准狠港式修辞,比如说人整容叫“削骨还父”,拍到挖鼻屎,叫“挖矿”。
\n
\n
形容旧情复燃叫“回收”,另外港媒对动词拿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大面积使用“狂、爆、狠、激、狼……”这些词。
\n
\n
形容吻,从来简简单单说这个字,而是在前面加一系列的动词,比如黎名“翻兜”舒其。
\n
\n
观众一边骂有毒,却一边骂的津津有味。
\n
\n
90年的中后期,香江八卦杂志蔓延内地,很快成为茶余饭后的扛把子读物。
\n
\n
“暴虐文化届……这个角度不错,我记下来。”
\n
\n
“……”李琦嘴角抽搐。
\n
\n
全程自己几乎就没有说,李绍波便已经“心领神会”,不断地写下来一个接一个的劲爆点。
\n
\n
主打就是一分真,九分假。
\n
\n
一直聊到天色将天空涂抹成红色,曹戎又拉着李绍波驱车几十公里找了一家饭店。
\n
\n
推杯换盏之际,李绍波忍不住问:“曹导,你何必费心巴力捧一个内地新人?”
\n
\n
曹戎摇头,“内地又怎么样,将来内地市场肯定会起来的,这个人演技好,人好叻,对剧本有着极深嘅理解,我很看好他,再说了,捧他也是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