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舆论已经预热了好久,又有陈东等太学生一直关注,加上赵子称的人和魏宪第一时间帮忙把事情捅上去。
所以蔡京的人在收到江南剧变的消息时,第一天就捂不住盖子了。这里节省下了个把月,童贯来得快也就很正常了。
……
童贯让镇江本地的厢军南下增援湖、秀,大军开拔需要筹备一两日,沿着江南运河进入太湖,又需要行军至少两日,渡过太湖在湖、秀等地登陆,重新扎营,又要两日。
算起来,至少要到十月上旬将尽时,部队才能重新在前线展开,并且再次投入战斗状态。
这五六天的时间,也足够六百里加急的信使,把江南的最新情况,传递到汴京了。
湖州、苏州上报的捷报,也被童贯二次处理,附上他自己的总结,然后送到汴京赵佶面前。
童贯也非常需要一桩胜利来稳住人心,稳住皇帝对他的信心。
原本历史上,童贯刚赶到江南,就遇上了秀州统军使王子武在秀州防守反击、击退方腊的捷报,所以对王子武等人大加重赏,第一时间报到汴京,作为平叛的正面典型,也将秀州之战宣传成了“平叛的转折点”。
这一世,等于是赵子称的战功,赶上了原本时空王子武那些功绩,然后被树立成了正面典型。
汴京这边,赵佶收到的江南来的前后两个消息,时间差比童贯要大得多。
赵佶早在十月的最初两天,就收到了苏州三大州级官员联署上奏的“请斩朱勔以平民愤”折子,其中详述了赵子称的便宜行事举动。而后来那道赵子称大胜的战报,则是隔了五天之后才收到的。
相比之下,童贯看到这两个消息,只隔了一天时间。因为第一个消息是关于内政而非军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