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田地白给他们管着便是了,以后咱家也不差这点租子。
恕孩儿直言,如今孩儿出息了,以后这秀州赵家,肯定还是要以咱家为主,至少其他亲戚都得先心服口服。长房的大哥,原本仗着有开国侯的爵位,压着我们家,以后这种事情也要渐渐解决。
若是寻常百姓,哪怕考了功名做了官,想要升爵位却不容易。我们作为宗室,却有一桩好处,只要做官立功,朝廷补荫爵位,远比普通官员来得快。
将来我若是做到实权知县,或是六品通判,家里补荫一个开国侯的爵位就跑不了了。而亲戚们都服我们家,将来宗正核查的时候,才会更加顺利。”
赵令话听得沉默不语,他没想到儿子已经飘成这样了,野心这么大。
按说太学舍试两优,起步最多也就是八品县丞。儿子却想着那么久远之后的事情,已经要试图在爵位上压过前两代分出去的长房,也不知是怎么想的。
不过赵令话也知道,儿子说的这些道理确实是对的,作为宗室,稍微立点功,升官或许不比普通官员快,但升爵绝对是更快的,这是血统加持。
朝廷给你升爵时的理由,也不会明着说是因为你立功了,而往往会用“天子顾念亲情、怜恤手足”的借口。
类似于《红楼梦》里,贾代善死的时候,贾赦袭了荣国公爵位,贾政则是靠皇帝“怜恤旧臣”补荫的官职。
而赵子称这么做,当然也是希望提前在江南本地的那么多“宋室宗亲”里,尽量提前脱颖而出,至少压过近亲里那些长房长孙。
这样将来到了乱世,当赵佶赵构全家被金人端了的时候,江南士大夫需要重新拥立一个姓赵的,才有更大可能性想到他。
否则,哪怕他到时候扯旗抗金了,光有武力,血统上不占优,也有可能遭受额外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