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贾蓉睁眼洒然一笑道:“糊名对兰哥儿这种异地参考的考生或许有用,二叔在京城参考,娘子这里面的门道可不简单。
\n
\n
为什么寒门出贵子历来被津津乐道?因为是单个的例子,科举看似公平,其实不乏猫腻,古往今来世家大族的读书人十几岁二十多岁中举,除去世家大族垄断优质的教育资源外,还有不为人道的默契。
\n
\n
科举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世家把控朝廷的可能,但社会终究还是分层的,官场依旧是个圈子,每家都有几个子弟,都那么公平世家还怎么存在?
\n
\n
既得利益者怎么可能把利益让出去?
\n
\n
所有世家大族都心照不宣的遵循着默契,这种隐藏的默契共同作用达成不犯界的公平。
\n
\n
黛玉咀嚼着贾蓉的话调侃道:“按照夫君的意思,当初你中举靠的并不是真正的实力?”
\n
\n
被黛玉捏住话柄反问回来,贾蓉颇为无奈的翻个白眼:“为夫的实力还需要走后门?岂不辜负当年娘子在苏州时的教导?”
\n
\n
说完贾蓉双手拢在袖子里找个舒服的姿势继续养神,鬼天气越来越冷了。
\n
\n
“夫君惯会玩笑,妾身那点子学识如何让你中举,说起来过几年鼎儿他们也可以下场试试呢!”
\n
\n
“不急,他们才多大?该学的学,该玩的玩,打铁还需自身硬,有为夫在将来还怕没官做?咱们这样的人家,年少成名入仕未必是好事。”
\n
\n
关于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家里面向来都是贾蓉一个意思,其他姐妹一个意思。
\n
\n
“夫君这话也就说给妾身听听,可敢在探春跟前说?”黛玉不和贾蓉争辩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