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冲我伸手,掌心纹路裂成金陵城的地图。
十月廿七,李昪大胜还朝。庆功宴上他递来酒樽:"这酒是用当年五公子没喝完的荔枝酿的。"我手一抖,酒液泼在龙袍上,金线绣的团龙顿时发了霉似的。满殿喝彩声中,李昪凑近我耳边:"您猜我在契丹大帐找到什么?徐知训的头盖骨,镶了金边当酒碗呢。"
腊月祭灶那日,我在御膳房偷了把剔骨刀。小太监们忙着偷吃灶糖,没人注意我往袖子里塞东西。回寝殿路上撞见李璟在堆雪人,三岁的孩子举着胡萝卜冲我笑:"伯伯,鼻子!"我突然下不去手了。
升元三年开春,李昵开始劝进。先是祥瑞现世,又是童谣四起。最绝的是扬州城隍庙的老槐树突然开花,花蕊里结出"日月当空"四个字。李昪在朝会上痛心疾首:"此必是奸人作祟!"眼睛却瞟着我面前的传国玉玺。
三月三上巳节,我在曲江池畔遇到个疯道士。他抢过我手里的柳枝大笑:"桃符换新主,梅萼守旧根!"侍卫们要抓人,老道却化作青烟散了,原地只剩半片杨树叶子。当夜我发烧说胡话,太医说是邪风入体。
四月十八,李昪带着百官跪在丹墀下。劝进表堆得比人都高,最上头那本沾着暗褐色的指印。我摸着案头缺角的青玉印,想起父王临终前攥着这印说了八个字:"宁碎不全,勿予外姓。"
禅位诏书是我亲手写的。笔尖戳破三张宣纸才写完,朱砂混着眼泪往下滴。李昪来接玉玺时,我故意松手早了一瞬。玉玺砸在他手背上,裂了条细缝。他面不改色地捧起来:"谢陛下赏。"
迁居丹霞宫那日,我把父王的旧弓掰成两截。李昪派来的侍卫要检查行李,我当着他的面把断弓扔进火盆:"烧给先王。"火苗蹿起来时,侍卫突然跪下磕了个头。
丹霞宫比冷宫还静。头半年常有旧臣夜里翻墙进来,有的说要复国,有的哭先王。我在他们茶里下蒙汗药,等人昏睡后让道童抬出去。有次李昪亲自来"探病",指着墙角的梅树说:"这是从丹阳宫移来的。"
升元五年重阳,李璟来请教学问。十岁的孩子临王献之的帖,笔锋却像刀剑出鞘。我教他写"江流天地外",他偏要改成"剑气天地外"。临走时他塞给我块杏仁酥:"父王说您爱吃这个。"
七月十五中元节,我在河边放灯时被人推下水。挣扎间看见岸上人影晃动,有人喊"快救太上皇"。河水灌进耳朵时,突然想起十二岁那年被徐温扶上龙椅,衮服也是这么沉。
李昪来探病时带着新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