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n
三年前老庆阳伯夫人去世,庆阳伯府四房过了丧期便商量分家一事。
\n
\n
按照大邺律,有爵之家,嫡长子继承爵位和大半家产,余下产业不分嫡庶平均分配。若是嫡长子早亡无子,便由嫡次子,嫡三子……这般排序继承。再若是子嗣艰难,无嫡子的情况下,庶子亦可继承爵位。
\n
\n
再说庆阳伯府,爵位以及六成家产均由大房继承,二房、三房、四房分余下四成。
\n
\n
可最终分到三房手里的只有一座小两进未修缮的宅院,以及五十亩薄地。
\n
\n
然,庆阳伯府在老家济州的上好水地就多达四千亩,更何况京都周围还有铺面、宅院、土地等等。无论怎么分,三房都不该只得这么一点。
\n
\n
几房视律法为无物,不过是欺三房孤儿寡母,孩子尚弱罢了。
\n
\n
作为三房嫡长女的柳拂月,彼时年方十四,为此与伯父叔父们据理力争,反倒被大伯父斥责:
\n
\n
“你一个小孩家家的哪懂世道艰难?我庆阳伯府根基浅,你祖父那辈才得圣恩封爵,你祖母在时又不善经营,多年下来府上早就入不敷出。
\n
\n
分给你们的五十亩地,还是大伯父知道你们孤儿寡母无银钱傍身,从自己的私产里多分出来的,否则你们只能得那一处宅院。”
\n
\n
这话可是骗鬼了。
\n
\n
庆阳伯府虽是祖父辈封爵,可在此之前几代簪缨,底蕴非同一般。
\n
\n
既说不通,那便不必再说。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