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性武器”,战士们合称为“李德财的机枪,赵章成的炮”。而林元帅则评价说“将技术达到艺术的境界”。
\n
\n
除了郭总监率部归来以外,东北军方面也为炮兵科的组建出了大力。在东北军一些元老的暗中支持下。南京高级炮校(当时已迁至贵州都匀)尉官总队长郑新潮带着十余名同学千里迢迢赶了过来。他们都是东北军炮兵创始人邹作华的门徒,军事素养极为出色。而郑新潮本人还是历史上延安炮校的首席炮兵教员。
\n
\n
郑卫国随即任命郭化若总监兼任炮兵科主任,并任命郑新潮为炮兵科总教官,正式组建了炮兵科士官系。由于之前成立炮兵编练司令部时已经培养了不少炮兵初级人才,所以同时还组建炮兵指挥系(中级)和炮兵观通系。观通系简单的说就是观测、交通,大致上可以分为战场观测和路况观测,便于炮兵及时调动和准确打击。
\n
\n
总体上看,炮兵学员们的课程跟步兵科有些相似,但多了炮兵射击技术、战术运用、战场观测、火炮操作、侦察指挥、军马马术训练等内容。
\n
\n
炮兵科正式组建以后,工兵科、辎重兵科、医护兵科也相继成立。这三个科后来合编成为工程兵学院,下设工兵、道路、交通、建筑、舟桥、伪装、工事、给水、防化、救护等多个专业。第41集团军和冀中军区也发展出了一支较为完善的工程兵部队。
\n
\n
骑兵科落在了最后主要是因为紧迫感不够,因为第41集团军不缺乏骑兵人才。光骑兵团以上建制就有八个,还有大批专业的骑兵教官。像新编骑兵第三师、骑兵第四师的高级军官都是受过正规骑兵教育的,下面基层军官和战士也是百战精华。
\n
\n
想在这个基础上有所提高就很困难了,除非有更先进的技战术。否则创办军校也没有任何意义。正为难的时候。八路军方面通报了一个好消息,说在新疆学习哥萨克骑兵的曾玉良、周纯麟已经奉命返回。并表示为了支持郑胡子的工作,两人将全部调到冀中来。
\n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