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熙宁二十七年春
\n
\n
虽然因为娶了姜妧姎,容予早早地便升任二品大员,可按照大盛官制,若想做宰辅,必须做过地方大员,有主政一方的履历。
\n
\n
景帝有心抬举容予,却也不能不循礼制。
\n
\n
容予自己也认为一个好官必须听得到百姓的心声,看得到黎民的疾苦,若只在上京官场混终是纸上谈兵。
\n
\n
于是容悠和容恪三岁时,容予外放蜀地主政一方,容悠和容恪七岁时,容予又从蜀地调任江南。
\n
\n
七年外派,容予走哪儿,就要把姜妧姎带去哪儿,姜妧姎不想去都不行,夫妻两人竟从未分开超过一个月。
\n
\n
容恪早慧,三岁便能识得千字,五岁能作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八岁便开始试着写经史文章。
\n
\n
去岁他写了篇《民本赋》,观点虽稍显稚嫩,不够针砭时弊,用词也略显浮夸,可考虑到他九岁,便能写出这种水平的文章,还是让教他的夫子叹为观止。
\n
\n
容恪的夫子,那位江南大儒当即向容予和姜妧姎请辞,言称他的水平已经教不了容恪更多。
\n
\n
打那位名满江南的夫子请辞后,容予和姜妧姎又为容恪请了好几位名师,然那几位夫子都在读完容恪写得文章后婉拒了。
\n
\n
最后一位先生委婉地表示以容恪之才学若能提前入国子监读书,有望打破他父亲容予创下的十六岁中状元的记录。
\n
\n
遍寻名师未果,又恐耽误了容恪的课业,容予和姜妧姎不得不将容恪提前送回上京进国子监读书。
\n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