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球地下基地的第三层控制中心内,李远方站在生态实验室的防护玻璃前。数十个巨型培养舱排列在房间中央,淡蓝色的营养液在舱体内缓缓流动。每个培养舱都连接着复杂的维生系统,监测屏幕上跳动着稳定的生命数据。
\n
\n
\\"这些培养舱还在正常运转,\\"生物学专家林芝检查着数据,\\"里面保存的生物样本显示出极其稳定的细胞活性。按照衰变检测,这些样本至少存在了一万年。\\"
\n
\n
培养舱中的生物形态各异。有些类似地球上的物种,有些则完全超出人类的认知范畴。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那个最大的培养舱,里面悬浮着一个半透明的晶体生命体。
\n
\n
\\"扫描显示这是一种可以直接吸收恒星能量的生命形式,\\"林芝指着数据屏幕,\\"它的细胞结构能够进行类似光合作用的能量转换,效率是地球植物的数百倍。\\"
\n
\n
技术组正在解析实验室的数据库。大量的研究资料被整理出来,揭示了这个基地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惊人成就。
\n
\n
\\"找到了基因实验记录,\\"数据分析师张峰操作着解码设备,\\"这里曾进行过数千次基因优化实验。通过量子计算辅助,他们成功预测和设计了适应各种极端环境的生命形态。\\"
\n
\n
李远方移动到中央控制台。A文明的科研人员在这里记录了大量实验数据,包括对地球生命演化的观察记录。他们不仅研究已有的生命形式,还在尝试创造新的物种。
\n
\n
\\"查看这组数据,\\"李远方调出一份特殊的实验记录,\\"他们在研究意识与基因的关联性。某些实验成功将生物的意识信息编码到dNA中,实现了跨代际的记忆传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