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了一些,又道:“陛下爱民如子,草民有幸得沐天恩,不敢不用心。”说着还从怀里掏出特意带来的计划书递给朱元璋:“请陛下过目。”
\n
\n
零零散散,还有不少殷灵毓添上去的规章条例,整个就是宋朝工坊与现代工厂的合体,也是殷灵毓前几个世界开习惯了的那种手工作坊。
\n
\n
朱元璋拧着眉头往下啃,时不时还得再问一句,沈万三就把自己这么多年的经验和当时从殷灵毓听来的一点经济学糅合在一起,再尽量用简单直白的话语说出来。
\n
\n
的确是好,织布的女子一月能拿二两银,每日却只用做四五个时辰,还能跟着朝廷一起休沐,并且军户家属和寡妇优先,手脚勤快的,养活自己和孩子公婆都不成问题。
\n
\n
只是看着沈万三有些吞吞吐吐,朱元璋把本子一合:“有什么话就说。”
\n
\n
“陛下方才也听到了供应关系和需求关系需要平衡,供应的多需求的少,商人就赚不上价钱,这工坊若是开起来,最开始还不会怎么样,但到了后面,开遍大明上下之后,就算是远销残元也消化不了那么多布匹,种太多的棉花,也会挤占了种粮食的土地。”沈万三低下头,语气恭顺:“陛下可以看看最后几页。”
\n
\n
朱元璋就复又将计划书翻开。
\n
\n
着重江南,远销海外,调控供需,更换产品。
\n
\n
涉及到社稷层面上,朱元璋还是敏锐的,连带着之前有些觉得模糊的地方也豁然开朗。
\n
\n
“你们涨粮价!是不是就是用的供需!”
\n
\n
“老百姓需要吃饭,你们偏不给那么多!你们联合到一起了,供应远远小于需求了,粮价自然就高了!是不是?”
\n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