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大家都起来了,听说陈老师打电话来了,有些好奇的问孙静言,孙静言便说了,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我不明白,陈老师怎么突然打电话问我这个。”
张梅似乎知道一点,说:“我听说,陈老师家有个亲戚,是路桥中学当老师的,可能是帮亲戚问问你?”
虽然大家还没感受过争夺生源的紧张,不过,他们也是常听说,谁家的孩子中考考得好,有学校直接开车来接人家去学校参观的,谁家高考考得好,好几所大学打电话过来,希望他能够报他们学校之类的。
“可能吧,”孙静言说,“只是我已经决定好去集贤中学了。”
“真的啊?我妈说让我去路桥中学呢,还说去哪儿读书都差不多,主要还是靠自己努力。”
“是啊,路桥中学离家也近一些。”
“我家里也想我去路桥中学,不过我想去集贤中学。集贤中学虽然远点,但是那边学习氛围好多了,路桥中学有些野鸡。”
孙静言没有插话,在他们这个年纪,大多数人还是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选择的,很多人的选择,其实是家里人帮助做出的选择,这就很大程度取决于家长们的眼界了。
其实,在学费方面,路桥中学和集贤中学差别不大,但是家长们考虑的还有其他的成本,比如说路桥中学可以走路可以骑车过去,但是集贤中学必须是骑车或者坐公交,这样交通上就增加了成本。在集贤中学肯定不像在路桥中学这样方便,能够在家的时间少一些,帮助家里干活的时间也少一些。
当然,许多人相信的理由,学习主要靠自己,环境和老师都无所谓,是他们十分重要的依据。过分强调个人的努力,忽视老师和学习环境的重要性,是许多家境一般的家长共有的问题。他们常说的话是,同是在一个班上,同样的老师讲课,为什么你成绩差,别人成绩好?
听上去很有道理的话,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