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致和从来不太喜欢评价自己,这个问题总令他陷入不可自制的焦虑情绪中,最后总会以生出极度的自我厌恶而告终。
他知道别人对他赞誉有加多是因为什么:学生时期成绩优异,就读知名高校的王牌专业,体面的高学历和工作,称得上可观的收入。再加上一些可遇不可求的附加条件:不错的外表,和善的脾气,踏实的性格,年过而立就事业有成,靠自己在大城市买了房落了户。况且这样一个单身汉门第还不算高,父母不过是小县城里的中学老师,一个普通中产家庭,以上种种令他在各路相亲局里受欢迎到了炙手可热的程度,经由他母亲初步了解到情况的女性几乎都表示“想进一步接触”。
越致和不能总是拂了父母的好意,偶尔还是得尊重他们的安排见一见,然后再随便找个理由回绝。久而久之父母也明白了,他压根就没把成家的事情放在心上,转而不断地套话,问“你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儿子的“行情”令他们也滋生了一些自信甚至傲慢,仿佛这世上根本不会有女孩儿不为自家儿子倾倒。
越致和每次都在心里默默回答,我喜欢男人。
如果不是这一点,他或许也就会顺应二老的期待跟一个不美也不丑,不好也不坏,不平庸也不出众的“良家女人”在一起试试,最终目的是结婚,谈恋爱更像是为了结婚后能长久在一起而经历的适应期。
他太擅长顺应别人了,就像他一直以来做的那样,能让所有人满意就好了,哪怕只会让他们变得越来越贪婪。但这不包括牵连、欺骗、利用无辜者,每当被饱含热烈情绪的目光注视时,他只会生出越发沉重的罪恶感,他无法爱上她们。
这一难言之隐就好像是他一直以来平凡完美人生里一根突兀的倒刺,从他青春期第一次对一个时常来向他请教学业问题的男生萌生出不可抑制的好感开始,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异样,扎在心口难以启齿。大学时终于能彻底离开家乡,大城市里风气奔放包容,街头可以见到很多同性伴侣,入学不久,他就被同校一个条件很优秀的男生热烈追求。
本能的冲动来临时完全不遵照他的意志,他所渴望已久的新鲜空气充盈肺腑,这好像是一个宣告自由和解脱的号角,他忘记了家乡那个小镇,在三尺讲台上过了大半辈子的父母,守着传统、朴素、中规中矩的心愿——他可以成为他想成为的人了。
他几乎是谨小慎微地经营着人生中第一次来之不易的、终于能顺利进行的恋爱。对方家境富庶,儿时生活在海外,经历与他截然不同,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