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残阳西斜,暮霭沉沉,东吴都城建邺宫的太极殿内,气氛凝重而压抑。
\n
\n
一道急诏如星火传令,什么八公贵胄、三省要员、御史台臣僚…但凡狗腿还没断的官员,都在匆匆赶赴宫闱。
\n
\n
人潮如涌,涌入这八千平方的巍峨大殿之中。然纵有广阔殿宇,却也难容这济济朝堂之人。无奈之下,众人整列分队,六条队列依次排开,却仍显逼仄不堪。
\n
\n
那些四品以下的官员,连这大殿的门槛都挤不进来,这会儿只能瑟缩于殿外广场,任由寒风凛冽,吹彻周身,静静等待着殿内传出关乎东吴国运的决策之声。
\n
\n
自从得知胡盟、蜀、越已集结兵力,准备攻打吴国时,吴帝在东堂已经待了整整一下午,这会儿连中午饭都还没吃。
\n
\n
由于实在想不出良策,所以他也只能召集各路大臣,令他们快马加鞭入宫商议对策。
\n
\n
其实洛云他们下午就进了宫,得知吴帝正在召集大臣入宫,所以他们也只能先看看这个会议的进展情况再做打算了。
\n
\n
沈珺是司隶校尉,正三品,所以她想排外面也不行。吴国并不设立丞相,除了吴帝,最高权力的自然就是八公和尚书省了。
\n
\n
所谓的八公,指的是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而尚书省则划分为六曹:吏部、殿中、五兵、左民、度支和田曹。
\n
\n
在这个时空里,每个国家的制度均不相同,因而官职也有所差异,名称也不尽相同。
\n
\n
比如蜀国就没有司隶校尉府,负责情报机构的是御史台;而越国的尚书省则是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