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喜庆的除夕日,我们再来看看妙赞国妙理城的王宫吧,金帝师带着母亲杨氏,妙成凤和妙成龙这天来到了王宫。女王道妙元让贴身丫鬟柔儿布置后宫,内务府的官宣布置前堂大殿,她和丈夫金帝师带着孩子讨论了孩子的学业,金帝师也讲了《妙法西域记》的第二十记,记录如下:
\n
\n
我问上师:我已经理解,世界是因对“我”的颠倒认知障碍而成就的,如果没有“我”的坚固认知,也就不会对立出外界的世界。但这个“我”既不是真正的我,也不是某个众生,其实是对菩提自知之明,自照之性的妄认。这种妄认究竟是在出生前就形成了,还是出生后才出现的呢?
\n
\n
上师回答:“我”这个概念的产生,既不在出生之前,也不在出生之后,而是在当下的一念之间虚妄形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观察到,只要有生命存在的地方,就会有“我”的意识,这种‘我’的意识会虚假地让诸法流态相续,呈现为静态的世界变化,即第七识,可名执我流识。这说明众生在漫长的时间里,把虚幻的东西错当成了真实的自我。实际上,这个所谓的“我”包含着众生在无数次生命轮回中积累的各种意识种子,但真正起作用的是佛性,而不是这些意识种子。
\n
\n
上师继续说道:真正圆满无缺的“我”,就是菩提妙明觉性,即自知之明,人人本俱,能瞬间洞察整个世界,根本不需要经历投胎转世。如果众生把某种意识种子当成自我,迷妄生死,那就迷了佛性的本真。只因迷妄,不知道“这样执着的‘我’是没有灵性的,具有灵性的根本还是菩提本妙元心”。仔细想想,父母的淫想执念形成了坚固的业力,进而产生了你的身体。在成长过程中,因不知道舍“我”之后,又谁能为?错误地把原本的佛性错认为是“我”的能为之性,于是就在这种虚幻中不断生灭轮回。
\n
\n
上师继续说道:所以,不是先有“我”的存在,才要投胎身体轮转;而是有了身体之后,“我”的错误认知才随之产生,这种错误认知又通过生孩子代代传递。然后这种“我”的意识,在生命存续的过程中不断流转。如果没有生命,意识也就无法单独存在。而这种意识的根源,其实和父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