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然 。
\n
\n
这里是说,最好的统治者,别人只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点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赞美他,再次一点的统治者,别人害怕他,再次一点的统治者,别人轻慢侮辱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们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悠然自得,不会轻易发号施令,功到自然,事遂人愿,百姓都会说,我本来就是这样”。
\n
\n
金有妙继续说到:“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n
\n
这里的意思是说,大道废弃了,才提倡仁义,智慧出现了,才会产生诡诈,家庭六亲不和,才提倡孝子慈夫,国家陷入混乱,才会出现忠臣。这句话主要体现了社会的运行也在道中,大道会自然调节,人们主观定义规矩,是离大道越来越远,并不是越来越近。这种调节主要体现在苦上,人们有欲,万物乃生。人心有苦,万物乃归。这是自然的往复调节之理”。
\n
\n
冯妙元说道:“这就如同人们觉察到爱情的苦自然就会不去结婚,孩子就不会生出来,其他都是这个道理,欲望一定会产生苦对吗?”。
\n
\n
金有妙说道:“是的,所以去掉苦的办法,唯有损私去欲”。
\n
\n
金有妙继续说道:“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简素抱朴,少思寡欲 ,绝学无忧。
\n
\n
这里的意思是说,杜绝圣贤的权威,抛弃所谓的智慧,人民可以得到最大的好处。抛弃仁义等法则,人民才能回归孝慈。抛弃机巧和厚利,盗贼自然会消失。圣智,仁义,巧利全是包装的概念,有它的不足,只能让一部分既得者受益,大部分人恰恰被奴役。
\n
\n
外表朴素,内心纯真,取消思虑妄想,减少欲望,所以没有才能,没有知识,没有乱七八糟的概念就不会忧愁”。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