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的难度减少了起码一半。
第二日早朝,宁珊不等众人开口就率先抛出了这一话题:“白屋之内,闾阎之人,但有文武才能,灼然可取。朕欲开创武人科举,不知众卿意下如何?”
群臣茫然,片刻后,犹如油锅里滴入沸水,“轰”的一下炸开了。
没捞到恩科主考官之职的礼部尚书第一个蹦起来:“陛下不可,科举制度乃是为了选拔天下人才为陛下所用,臣冒昧说一句,这其实也是历朝帝王用来笼络天下士子的最基本,也是最厉害的手段。陛下若将粗莽武夫也列入此列,不免会寒了天下士子的心呐!”
宁珊幽幽道:“朕就是你口中的粗莽武夫出身。”礼部尚书腿一软,趴在了地上。
兵部尚书则另有看法:“不知陛下设立武举所谓何目的?”
这个话题宁珊比较欣赏,立刻答道:“朕希望通过武举的选拔,增添中低层军官的数量和质量,一次来增强武功和军事上的核心竞争力。”
兵部尚书先点点头,继而又摇了摇头:“陛下,恕臣放肆,以行伍出身才是武将们的‘正途’,空会说大话的‘纸上谈兵’非但无用,反而是祸害。”
宁珊点点头:“你的意思朕明白,当然,即使设立了武举,取中的进士们也必然要低真正行伍之人一头,不过爱卿不妨想一想,若将来我朝官兵不但武艺过人,亦熟识兵法战策,那么整个军队的战斗力会翻几倍?”
兵部尚书仍然摇头:“陛下是军中出身,必定明白,不真正上了战场,看再多兵书也是枉然。”
宁珊针锋相对:“但对兵法一窍不通,上再多次战场也只会冲锋而不懂谋略。”
兵部尚书立即道:“故而京中有军师,营中有谋士。”
宁珊道:“远水不解近渴,战机稍纵即逝,若凡事都要来回传令等待军师谋士们策划,不免贻误良机。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