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加入了一些调节部件。例如,在绳索与木杆的连接点设置了一个可调节高度的滑轮,通过调整滑轮的位置,可以改变锤头的提升高度和下落力度,以适应不同的劳作需求。同时,在砧板的周围设置了防护栏,防止锤头砸偏时对周围人员造成伤害。
水车与水锤的制作完成,为部落的农业生产、粮食加工等诸多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部落成员们围在这些新发明周围,眼中满是惊奇与喜悦,他们看到了未来生活更加轻松和高效的希望。老人站在一旁,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他深知这些水利巧具将在部落的发展历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们是人类智慧与自然之力相结合的结晶,也是部落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有力保障。
在部落的生产生活中,为了更好地加工食物,老人决定制作石磨。首先,要挑选合适的石材,一般选用质地坚硬、颗粒细密的花岗岩。这种岩石能承受较大的压力,且不易磨损。
老人带领智人们在附近的山区寻找合适的花岗岩料。找到合适的原石后,便开始开采。他们先用铁凿和铁锤在岩石上凿出大致的形状,将其从山体中分离出来。然后,把这块巨石搬运回部落,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众人齐心协力。
回到部落,石磨的制作进入精细加工阶段。将巨石分割成上下两部分,分别作为石磨的上下盘。上盘中心要钻出一个圆孔,用来添加待研磨的物料。下盘则要制作一个中心轴的凹槽,使上盘能够围绕其旋转。
老人使用铁凿和石钻进行钻孔和开槽工作。钻孔时,他用石钻不断地旋转研磨,同时添加一些细沙作为研磨剂,以加快钻孔速度。凹槽的制作同样需要耐心,要确保其深度和宽度合适,能够稳定地支撑上盘。
接着,要在上下盘的接触面雕刻出磨齿。磨齿的形状和排列影响着石磨的研磨效果。老人精心地雕刻出一道道斜向的磨齿,使上下盘的磨齿能够相互咬合。
石磨制作完成后,当需要研磨谷物时,将谷物从圆孔倒入,推动上盘转动。谷物在磨齿的作用下逐渐被碾碎,变成细腻的粉末,为部落成员提供了更易食用和消化的食物,提高了食物的加工效率。
在部落生活的逐步发展中,老人留意到了蜜蜂的价值,它们所产的蜂蜜既能作为甜美的食物,又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于是,老人决定带领智人们开展一项新的尝试——制作蜂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
老人首先带领智人们寻觅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