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那条早就规划好的水渠,也正在紧锣密鼓的挖掘着。
\n
\n
跟玉秀所想象的一样,听说可以“以工换牛”之后,百姓们就跟打了鸡血一样的激动。
\n
\n
那一日,各个村子里的青壮年们全都出动。
\n
\n
先是来衙役那里报了名,然后领取到自己需要负责的段落,就三五成群的挖了起来。
\n
\n
而这些人的管理也非常的简单,只需要把沟渠按照长度划分开,然后标上段落号就行了。
\n
\n
比如你家领的一号段,只要是跟衙役那里登记好了,把这个一号段挖开。
\n
\n
在验收合格之后,就可以拿着牌子去衙门里领牛了。
\n
\n
当然了,这些人也都是有自知之明的。
\n
\n
这样又庞大又辛苦的工程,自然不是每家人都能承担得起的。
\n
\n
他们来之前就已经商量好了,有那一大家子人口多的,直接就能承包一段。
\n
\n
人口少的,要么找要好的乡邻合伙,要么就找亲朋好友过来帮忙。
\n
\n
还有一整个宗族在一起来报名的,也很是不错。
\n
\n
第一天的时候,各处都是些青壮年在撅着屁 股挖土。
\n
\n
到了第二日,就有来送饭送水的妇人,趁着男人休息吃饭的功夫,也拿着锄头下了沟里。
\n
\n
反正这些都已经划分给自家了,那谁干不是干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