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地岂能闲置,种上桑树,岂不妙哉?”他续道。
\n
\n
赵灵儿闻言,眼中闪烁着疑惑,“种桑树?少爷,为何要种这桑树呢?”
\n
\n
“桑叶可喂蚕,蚕丝如金缕,养蚕抽丝,既能补贴家用,又能增添财源。”陆北羽轻柔地拂去她发间的落叶,继续说,“若灌溉不再艰难,农人便能从田间劳作中脱身,有余暇养蚕,岂非好事?蚕丝价高,又是钱财来源……”
\n
\n
他未提桑树皮,那可是陆家纸坊的宝物,造纸的好材料……
\n
\n
“其实,好处还多着呢。”陆北羽又道,“赵爷爷方才也提及,南方田地收成稀薄,除了水源问题,还因土地贫瘠。蚕粪与稻田杂草,皆可养鱼;塘泥定时清理,回田施肥,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不久后,田土得以改良,粮食产量自会提升。”
\n
\n
赵灵儿满面惊讶,望向祖父,见其眼中亦闪烁着异彩。
\n
\n
这位少东家,真是不简单!思虑如此深远。
\n
\n
如此行事,田虽少,生计之道却增,听起来颇为可行。
\n
\n
陆北羽的话语,令赵英光祖孙俩震惊不已。沉默跟随的管家古鸿福,内心同样波澜壮阔。
\n
\n
墨守成凝视陆北羽的背影,眉头紧锁,思绪万千。
\n
\n
翠萍和陆小星则一脸崇敬地看着他,心中感叹少爷真是神通广大,连耕田之事都了如指掌,连赵英光这样的老农都为之惊叹。
\n
\n
但他们不知,陆北羽所提的改造,源自前世的桑基鱼塘模式。
\n
\n
那是前世农民前辈无数次试验与总结出的智慧,推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