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大雄便开始解释。
\n
\n
既然陆北羽对此感兴趣,他自然乐意告诉他。
\n
\n
“去年那样的好年景,一亩地能产两石半粮食,已是高产。若是普通年份,能产两石就已经很幸运了。但这只是田里的产出,按陆家堡的旧规,农民需缴纳七成租金给陆家,这样每亩地还能剩下一石多粮食,扣除赋税,我们实际能得到一石左右。”
\n
\n
"家母心怀慈悲,见不得乡亲们受苦,故将佃户们的租税由七成减至五成,如今他们每亩仅剩不足一石之利。"
\n
\n
"陆家堡总计有万一千三百四十二亩良田,按每亩半石有余计算,收获当在七八千石之间,皆入我陆家粮仓矣。"
\n
\n
陆大雄如背诵家谱,对这些数字了如指掌。见陆北羽愁眉不展,他淡然一笑,说:"北羽,无需忧虑,虽我族年收不丰,然我陆家以田起家,粮仓之粮,世世代代也享用不尽。"
\n
\n
然而他未能察觉,陆北羽的忧虑并非因田产收成不足,而是对土地产出的低效深感震惊。
\n
\n
在他心中,袁老的杂交稻早已让亩产千斤变得寻常,两千斤亦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n
\n
但照陆大雄所言,一亩地仅产两石半粮,二百五十斤已是丰收。两者间的差距,如同天地之隔。
\n
\n
"若佃户们将一半收成交予我们,他们又能剩下多少呢?" 陆北羽望向陆大雄,问:"这足够他们一年的口粮吗?"
\n
\n
陆大雄闻言一怔,随即微笑起来。原来,北羽关心的并非家族收益,而是农民的困苦,这让他想起了他的母亲,心中不禁欣慰。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