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良田无数。
即便全年干旱,渭水两岸的田地还是有些收成。
百姓不曾断粮,状态便很不一样,看着还算平和。
见此地丰饶,旱年也不闹饥荒,很多饥民就不想走了。
有些惦念着家乡,想在此地熬过灾荒年还回去。
官府也会安置流民,南越国人口不多,荒地到处都是,各州府都需要补充人口开荒。
周飒并不干预,想跟着走的就过河,想留下的就留下。
最后过河的饥民只有一半不到。
渭水也快干涸了,原本要坐船,如今逃荒的流民灾民早踏出许多条河道来,连骡车也轻松淌着水过去了。
过了河,周飒命人安营扎寨,好生歇息了一夜。
第二日浩浩荡荡的,往江州县城去。
唐县令知道林萧月等人要来,一日三回,派人在城门楼子上张望,这日终于见到天边烟尘四起。
“来了,来了,唐大人,有骡车队来了,好几十辆呢,不过怎么好像跟了不少灾民……”
唐县令年近三十,常年伏案苦读,眉间竟有了川字纹,眼神倒是清正严明。
见着周飒等人,先按军职与官职见了礼,林姑母这才领着薛淑云和林霄月上前来,亲戚相见。
依照堂妹堂弟们的辈分,薛淑云和林萧月都问舅舅安。
唐县令点头,带了笑意道:
“你们叔母舅母和弟妹们都在县衙后宅院里翘首以盼呢,原本她们要亲自来接的,如今饥民不少,外面不太平,我给拦住了。”
一行人进了县衙后唐县令家眷住的宅院,不过是个二进小院子,实在拥挤。
周飒和肖强连车带人送到,就去了客栈歇息。
跟着他们一路南行的数百灾民都被拦在了城外,周飒见他们可怜巴巴的眼神,叮嘱了几句。
“你们手里都有些粮食,在城外安生待着,出发南行时愿意跟我们走就跟着,不愿意的话,我会请唐县令好生安置。”
众人纷纷跪下,高呼多谢周娘子,周娘子大恩大德,永生难忘。
到了客栈,周飒才与蒋鑫肖强说:
“如今算是脱离京城那边追杀危险,你们明日就起程南下吧,我就不与你们同行了,得回京城去看看赵都尉。”
众人想要阻止,尤其是张少武,他知道这个义妹如今本事了得,可哪有自投罗网的?
肖强神色黯然,他没想到周娘子对赵北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