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伯符,切不可贸然攻打江陵。”
\n
\n
周瑜的声音沉稳而恳切。孙策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公瑾,如今我军士气正盛,黄祖已除,正是进军的好时机,为何要暂且收兵?”
\n
\n
周瑜站起身来,缓缓踱步,目光坚定:“其一,江东六郡刚刚平定,后方根基不稳。大军若长时间在外征战,恐被他人趁机而入。那些隐匿的势力,说不定正蠢蠢欲动,只等我们露出破绽,就要在背后捅我们一刀。”
\n
\n
孙策微微点头,心中虽有不甘,但也承认周瑜所言有理。
\n
\n
“其二,我军渡江征伐荆州,粮草全靠后方以船只押运到前线。荆州水师实力不弱,必然会出兵袭扰,切断我军粮道。一旦粮草不济,我军便不战自溃。”周瑜继续分析道,语气中透着忧虑。
\n
\n
“其三,江陵城高池深,易守难攻。更是襄阳的最后一道防线,荆州必然调派精兵强将据城死守,若贸然攻打,万一战事不顺,我军顿兵坚城之下,师老兵疲,便容易被敌军所乘。到时荆州水师再切断我军归路,这江东数万子弟,恐怕就要葬送在这荆襄之地。”周瑜说完,目光紧紧盯着孙策。
\n
\n
营帐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孙策沉思良久,最终长叹一声,“公瑾,你的建议,我岂会不听。只是这大好时机,实在难以割舍。”他站起身来,走到营帐门口,望着外面的夜色,心中满是纠结。
\n
\n
周瑜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伯符,我们暂且收兵,固守江夏,养精蓄锐。待后方稳固,粮草充足,再以江夏为进攻跳板,寻良机攻打南郡,那时定能一举成功。”
\n
\n
孙策转过头,看着周瑜,眼中的斗志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信任与理解:“好,就依公瑾所言。有你在我身边,是我之幸。”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