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文化的发展。”
“而我手里的这碗汤,更是被称为味增汤中的‘活化石’。因为这碗汤是柘蟠国厨艺大师井村桂子女士,依照柘蟠国味增汤最传统的做法精制而成。可以这么说,喝了这碗汤就等于喝到了味增汤数百年前的味道。”
韩云裳的一席话让在场的众人立即安静了下来。谁也没有想到,就这么一碗“不明液体”居然还有这么大的来头。
见众人都被“震住”了,韩云裳又恢复了刚来时的阴阳怪气,不紧不慢地说道:“怎么样,杨晓风,这汤是你那豆浆能比的吗?”
“你是不是也要说这味增汤也是从华夏流传到柘蟠的吧?如果是的话,那就请你给我们大伙儿讲一讲,这味增汤在华夏是怎么流传至今的。”
“还真让你说着了。”杨晓风不紧不慢的接过了话头儿。
“这味增汤还真是倭国从华夏偷学去的,不过这玩意儿在华夏根本用不着‘费劲巴拉’的去传承。因为像味增汤这种东西在华夏家家户户都会做,而且从古至今你口中的味增汤在我华夏根本就上不了台面,甚至于在饭店里都是免费提供的。”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韩云裳简直要气疯了。
“不信是吧?那好,只要你按我说的做,今天中午我就让你在咱们学校的食堂里喝上免费的华夏味增汤。”言罢,杨晓风又转向了围观的众人。
“在场的诸位都算上,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陪着韩同学一起去。喝过倭国味增汤的呢,可以对比一下,我华夏的味增汤跟倭国的味增汤味道一样不一样,同时也帮我们做个见证。没喝过倭国味增汤的呢,喝过我华夏的味增汤以后也就知道倭国味增汤的味道了。”
“胡说八道!”韩云裳真有点急眼了。
“虽然我不怎么在学校的食堂吃饭,但也从来没喝过,也没听说过食堂里有什么华夏味增汤!”
“你当然是没喝过也没见过了。”杨晓风答道:“因为这东西根本就是免费的,你韩大校草当然是不屑一顾了。”
“好,那你说说,学校食堂哪个窗口提供免费的味增汤?”韩云裳追问道。
“行,那我就给你说说,你可要记住了。不然喝不到可别怨我。”杨晓风不紧不慢的回答。
“看热闹的各位同学,你们也都记着点儿。一会儿中午到了食堂以后,到卖面条的窗口,要一碗炸酱面。盛面的时候跟卖面的阿姨好好客气客气,让她多给来点儿炸酱。”
“这跟味增汤有什么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