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n
赵匡胤极有战争天赋,他一边紧守洛阳,一边分兵坚守伊阙关,坚决不让徐灏东出。
\n
\n
徐灏几次下战书,赵匡胤只是不理,就是和他对峙,既不战也不走。
\n
\n
作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城防体系完备,光护城河就有十丈宽(30米),加上羊马墙、月城、瓮城。
\n
\n
如果要强行攻城,必然导致大量伤亡。
\n
\n
但是如果不攻城,那以骑兵为主的彰武军,在这狭窄的洛阳盆地,就没有辗转腾挪的空间,完全失去了骑兵的机动性。
\n
\n
赵匡胤显然做了最正确的选择,连徐灏都有点佩服了。
\n
\n
三月中旬,徐灏发起“伊阙之役”,佯攻伊阙关,意图诱赵匡胤来援,在野战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n
\n
没想到赵匡胤理也不理,任他攻城,就是坚守洛阳不出。
\n
\n
守关的王审琦利用险要的地势,和守城器械,屡屡挫败彰武军。
\n
\n
禁军的战斗力在这里体现了出来,彰武军用大炮轰开城墙,几次突进城内,都被反击了出来,双方均是伤亡惨重。
\n
\n
范玉峰不忿,亲自率领重甲亲兵,执锐先登,没想到遭到禁军床子弩的集中射击,亲兵们伤亡惨重,他本人差点阵亡。
\n
\n
洛阳战役第二阶段结束,仗打成了僵持,谁也奈何不了谁。
\n
\n
三月二十日,赵匡胤给徐灏写信,劝双方罢兵,他愿意多给钱粮。
\n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