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所谓的畅销书作家,但我很庆幸,我最开心的还是在网络上那个不起眼的地方,听到些喝彩的声音的时候,而在写完的这刻,我加期待那个时候。
『关于这本小说』
其实,我想说的是,当我写第二本的时候,我已经有种强烈的感觉,这已经不是本小说了。我总觉得有个世界,已经在其他地方形成。因为我敲动键盘,那个世界慢慢地长大、发展,里面的人物也开始有了自己的灵魂。
在我十三岁的那年,我看了大仲马的传记,里面写到了“人物都活了”。当时大仲马写《三个火枪手》的第三部的时候,里面的个人物死亡,他边哭边写,把稿纸都哭湿了。我当时觉得特别的奇怪,怎样种状态,才能让作者可以以这种方式去写自己的人物的死亡呢?
我尝试展开各种想象,都没有结果,直到我自己开始写这本小说,并且,开始有意识的地赋予小说人物不同的性格赋予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慢慢地,我就发现,故事的情节开始出现些我自己都无法预测的变化。很快,这个人应该说什么话,应该做什么动作,我都无法控制了。
我发现了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只要先建立个场景,比如说大雨,把这些人物放到这个情景中去,他们会走到各自的位子上,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我无法把其中任意两个人的位置对调,因为那样会出现无法调和的违和感。就算我强行对调了其中两个人物的行为,我也会在日后得到个重合的现场,谁先说话,谁后说话,谁来活跃气氛,谁在神游天外,切都已经有了定论。
我什么都不用思考,只需要看着他们,就能知道故事情节的走向。
他们真的活了。
在后来极长的写作过程中,我从个作者,变成了个旁观者。我在上帝的角度,观察每个人的举动,慢慢地,我甚至能看到他们很轻微情绪和行为的来历,是他们童年的某次经历。比如我真的可以通过胖子抖烟灰的时的动作,看到他以往的切,他的痛苦,他的沧桑,他的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