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抽屉。窗外的城市开始苏醒,街道上车流如织,行人神色匆匆。他知道,在某个平行宇宙里,潮音岛的故事仍在继续;而现实世界中,关于人类未来的思考,才刚刚开始。下一部作品的开篇已经在心中成型,他要让文字成为一座桥梁,连接起古人的智慧与今人的困惑,在探索生命本质的道路上,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注脚。
终章·笔落星河归处
2025年4月17日破晓时分,永革凝视着电脑屏幕上《潮音岛志》的终稿目录,127章的标题在晨光中泛着微光。窗外的东莞渐渐苏醒,车水马龙的喧嚣透过出租屋的纱窗涌进来,与记忆里潮音岛的浪涛声重叠又分离。他轻触键盘,将最后一行字敲进文档:"蓝孤寒最终带着妻妾登上归墟号,而永革合上了手中的笔。"
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是个精心编织的局。所谓蓝孤寒穿越寻灵感的奇遇,不过是他用文字搭建的镜像世界。永革摩挲着泛黄的族谱,兰氏祖辈精研八股文的记载仍历历在目。他何尝不是那个在写作之路上孤独求索的"蓝孤寒"?将自己拆解成书中两人,让"永革"以导师之姿出现,实则是借角色对话完成与自我的深度对谈。
那些关于写作瓶颈的探讨、对文学形式的思辨,皆是他在深夜稿纸间的真实挣扎。当书中蓝孤寒与妻妾建设潮音岛时,永革正在现实中修补自己破碎的创作观;当星际航行中的文明兴衰轮番上演,他也在重构对人类未来的认知。最狡黠的一笔,是将八股文融入科幻叙事——这濒临失传的古老文体,恰似他试图拯救的、正在消逝的文学匠心。
滑动鼠标滚轮,永革停在小奶娃钻进他意识空间的章节。那个古灵精怪的角色,何尝不是他内心未泯的创作热忱?此刻屏幕右下角的时间显示05:17,距离他开始创作这部作品,刚好过去10个日夜。61万多字的长篇,看似讲述蓝孤寒的奇幻冒险,实则是永革的精神奥德赛。
"该收尾了。"他对着空荡荡的房间轻声说。按下保存键的瞬间,电脑突然闪过一道蓝光,恍惚间竟与书中飞船跃迁时的光芒重叠。永革哑然失笑,或许每个作家都是自己笔下世界的造物主,当故事完成的刹那,现实与虚幻本就难以分辨。
他起身推开窗,晨风卷着肠粉店的香气扑面而来。楼下的上班族行色匆匆,没人注意到这个蛰居出租屋的写作者,刚刚结束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远征。在云端的文档里,潮音岛的故事永远定格在飞船启航的瞬间,而现实中的永革,已经合上电脑,开始构思下一个藏在文字迷宫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