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年三十,有正事确实不会在今天说。
所以父子俩难得的父慈子孝,一团和气。
等李景孝行礼,太上皇还让人赐座,聊起了殿前司马军训练,如何带兵,如何奖赏士卒的事。
太上皇有点像朱棣,年轻时北逐鞑靼,实打实的打了好几次胜战。
但常年兴师动众,也把大周的财政给拖垮了。
而且前太子义忠亲王可不是朱高炽。
别看朱高炽短命,但能力却极强。
朱棣在外征战,朱高炽在朝堂上监国,处理朝政的同时,还能给亲爹弄到足够的军饷、粮草。
或许太上皇做的最错的事,就是没和朱棣一样,给义忠亲王找几个兄弟牵制他这个太子。
以至于义忠亲王这个前太子的权利,大到威胁到了太上皇。
所以才会有前太子造反,兵败被杀的事。
好在大周立国才几十年,民心向着大周,即便是太子造反,也只是祸乱一时。
更别说,很多勋贵和大军,常年跟着太上皇北征,军权在手,不管谁造反都是找死。
而带兵的事,对太上皇来说确实老道的很。
让李景孝收获不小。
否则,光靠他自己去琢磨,很多方面都注意不到。
而且古代将门统兵打仗的本事,那是不传之秘,很多东西不是亲儿子,根本不会教。
太上皇还玩笑着说道,“景祐,你今后有空,还得多去贾府走动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