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11年,法国的辉煌已走到尽头。
\n
\n
莫斯科的火焰仿佛还在拿破仑眼前跳动,可现实却冷酷无情。普鲁士、奥地利重新举兵反抗,俄国人一路穷追不舍。汉诺威的海岸线上,纳尔逊、奥布里、马图林率领英军顺利登陆,将威灵顿、希尔、夏普的远征军送上欧洲大陆。
\n
\n
两年时间,法国丢失了德意志、西班牙、意大利大片领土。巴黎街头,民众低声议论:“帝国末日要来了。”
\n
\n
而在巴黎暗巷深处,亚诺·多里安悄然归来。昔日的刺客大师已不再年少,但他眼中依旧燃烧着火焰。他在秘密据点集结旧部、共和志士、工人、市民,悄悄编织起推翻帝制的网。
\n
\n
“我们不能再等了。”亚诺低声说,“当帝国的城墙摇晃之时,就是我们出手的时刻。”
\n
\n
1813年6月,萨克森,莱比锡。
\n
\n
这座城市成了欧洲的焦点。拿破仑站在指挥帐中,身边是他昔日的精锐——达武、内伊、缪拉、马塞纳、贝尔蒂埃、苏尔特。他们神情沉重,不再是当年所向无敌的将军。
\n
\n
对面,是席卷欧洲的联军。施瓦岑贝格亲王率奥军,巴格拉季昂、巴克莱德托利、本尼希森带俄军,威灵顿、希尔、夏普率英军,普鲁士的布吕歇尔、克劳塞维茨也已抵达。四十万大军包围着法军的二十万残部。
\n
\n
前线,威灵顿用望远镜注视法军阵地:“这是欧洲的终局。”
\n
\n
施瓦岑贝格淡淡道:“我们要埋葬的不只是拿破仑的军队,还有他的帝国。”
\n
\n
6月8日,黎明,炮声轰鸣,莱比锡会战打响。
\n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