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元吉正想要提笔来记呢,邸报就消失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段影像,茅屋前面挂着横幅,上面写着‘某某土地股份合作社’。
朱清谷介绍道,“这是一种和后世对接之后的特殊模式,目前也正在试点当中。”
“这种农业叫做‘订单农业’,也就是将人手聚集起来,给予统一的生产任务,进行统一管理,这种土地股份合作社就是大家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然后成立理事会,由理事会作为公司,负责生产资料的提供、技术指导、以及产后农产品的加工或者流通。”
朱清谷一挥手,天幕之上就出现了一些流程图,让天幕下的人一看就十分了然了。
“而理事会则是会与后世这边的组织接洽,由后世这边的组织成立物价司,向诸人下订单。”
“而目前的这些生产资料是可以通过向投资银行贷款,购买并且租借,比如说种子、肥料、农机等等,会有专门的人前来培训。”
“而原先的农户则是根据指导来生产某样东西,以达到适应市场的需求。”
听起来虽然复杂,但是在夏元吉的耳朵里很好懂。
后世既然是安排这样的试点,也是有一定的想法的,但是这样做的话,必定都要站在粮食的产量高的程度上。
没有口粮,大范围推动这样的举措,并不合适,而后世也并不缺少高产粮食的种子就是了。
其中还是有一定的逻辑自洽的。
“当然为了实现更好的合作,当地的政府会参与对于基础设备的兴修,比如说路、水利设施之类。”
朱清谷看了一眼弹幕,弹幕上的人还在针对这些事情进行讨论。
(宋·王安石:这是只要种地就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是富民之策。)
王安石本来想说歉收,但是看到了农业技术指导等方面,又有些沉思。
(唐·房玄龄:目前只是在小范围试点,一些农户的积极性很高。)
如果是从他们嘴里抢走要种口粮的田,他们肯定是不愿意的,如果不是有天幕作为保障,他们心里也怕得很。
也幸好后世的这些专家没有让他们马上就种什么别的东西,而是种大豆。
就算是后世不收,他们自己也可以吃豆饭,一家人不至于饿死,就是豆饭难吃了一些。
朱清谷本来想要穿越过去采访一下,又想到现在天都要黑了,就算是现在天幕还在播放着,时间也不合适了。
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