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说,据乌鞘岭而守,面对的可不是一万两万匈奴人,很可能是四五万匈奴人。这支步卒少了,守不住乌鞘岭。多了,又来不及准备足够的粮草,须得真正的精锐才行。”
“陛下所言甚是,是以,臣想请陛下安排郎中令为后军。”
“郎中令悍勇,但他年纪太大了,运气又不好。”
“那就为他配一个运气好,实力强的裨将。”
天子笑了。“运气好、实力强的禆将已经难选,能以禆将反制郎中令的,更是绝无仅……”他突然愣了一下,眼皮轻抬,看向霍去病,眼神犀利。“你说的这个禆将,莫不是赵延年?”
“陛下英明。”霍去病拜倒在地。
天子眼神微缩,打量着霍去病,却没有说话,只是手指在地图上轻叩。
过了一会儿,他收回目光。“你最近见过他?”
“年前去南山狩猎,见过一面,请他考校我新练的卫士。”
“他怎么说?”
“他说这些卫士武艺都好,只是有攻无守。”
“你怎么回他的?”
“臣回以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他又怎么说?”
“他说若进攻不利,则将转攻为守,两者不可偏废。是以臣觉得,命郎中令为后军,赵延年为禆将,扼守乌鞘岭,以备不虞,或许是万全之策。”
天子转头看向卫青。“仲卿,你觉得呢?”
卫青也点头表示赞同。“赵延年奉诏和亲,娶匈奴单于之女。若他出现在乌鞘岭,或许能让匈奴右部怀疑伊稚邪与我汉军并力。且赵延年武艺精湛,与李氏父子交情也不错,或许郎中令能听他的意见。”
天子哼了一声。“你说得没错。郎中令一向自负,对这小子倒是客气得很。”
霍去病说道:“臣以为,赵延年最大的优点不是武艺好,也不是与李氏父子相处莫逆,而是奉诏。陛下让他和亲,他就和亲。陛下让他修道,他就修道。陛下让他守乌鞘岭,他就会力保乌鞘岭不失。”
天子乜了霍去现一眼,笑道:“行吧,就依你之见,让郎中令和赵延年去守乌鞘岭,为你后军。”他又叹了一口气。“只要他们能守住乌鞘岭,配合你完成扫荡河西的任务,朕就让李广遂了这封侯的心愿,免得让人说朕辜负了他。”
——
二月二,龙抬头。
汉朝还没有这个习俗,这一天来得非常平静,根本没有人在意。
赵延年却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