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7年金融危机,又称为“1907年恐慌(panic of 1907)”或“尼克博克危机”(Knickerbocker crisis),是1929年大萧条之前最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
\n
\n
汉斯对经济学并不算精通,所以对1907年恐慌的具体细节了解不多。但据说当时美国的金融体系几乎濒临崩溃,可见这场危机的严重性。
\n
\n
根据报纸上的报道,这场恐慌的导火索是一家美国铜业公司——联合铜业公司(United copper pany)企图操纵股价牟利。
\n
\n
蒙大拿的“铜业大亨”、联合铜业公司的所有者F·奥古斯都·海因茨(Fritz Augustus heinz)与臭名昭着的银行家查尔斯·莫斯(charles wyman morse)合谋,计划通过大肆收购本公司股票来哄抬股价,从中赚取巨额利润,并付诸实施。
\n
\n
然而,他们的野心勃勃的计划刚启动不久,10月16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开盘后,联合铜业公司的股价非但没有上涨,反而从最初的30美元暴跌至10美元,最终彻底化为泡影。
\n
\n
奥古斯都·海因茨和查尔斯·莫斯因操纵股价的丑闻被行业封杀,但更大的问题是,他们的贪婪引发了一场不可收拾的金融风暴。
\n
\n
就在这时,纽约第三大信托公司——尼克博克信托公司(Knickerbocker trust)的总裁查尔斯·t·巴尼(charles tracy barney)长期与海因茨和莫斯关系密切的事实被曝光,使得局势变得更加微妙。
\n
\n
10月18日,万国和平会议刚刚结束,尼克博克信托公司就已出现挤兑危机的迹象。公司董事会为了自救,要求查尔斯·巴尼辞职,但为时已晚。最终,在10月22日,尼克博克信托公司因大规模挤兑现象而倒闭。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