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n
有的评委首先提出:
\n
\n
“裴副厂长提出的技改资金缺口,打算如何解决?”
\n
\n
问题如利箭破空,裴时安瞳孔微缩,手指下意识攥紧答辩书。他想起昨夜在台灯下反复推演的报表,喉咙滚动着咽下唾沫,随后回答说:
\n
\n
“我们计划盘活库存积压的碳铵,同时向银行申请技术改造专项贷款……”
\n
\n
话未说完,二轻工业局李局长便打断他的话,又问:
\n
\n
“现有设备故障率居高不下,谈何增产?”
\n
\n
会场气氛骤然紧绷,裴时安只觉后颈发凉,仿佛有双无形的手在掐住他的喉咙。他强迫自己迎上评委们审视的目光,脑中闪过车间里轰鸣的机器、满手油污的工人,声音逐渐坚定:
\n
\n
“我提议成立党员攻坚小组,每周定点检修设备,同时派技术骨干去兄弟厂学习……”
\n
\n
这一环节最为激烈,你问我答,我答他问,此起彼伏,络绎不绝,评委与答辩者互相交锋,各不相让,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n
\n
答辩过后,评委们根据竞聘者《答辩书》的时间长短,内容质量和答辩时的准确性及反应能力,酌情打分。通过山娃当场统计,加权累计平均计算,十二位评委最终给裴时安评分40.55分。
\n
\n
接着何主任宣布进行下一项,全场工人投信任票,因为工人们对外县的裴时安不熟悉,更不认识,所以参会工人一千人,只有五百人投了信任票,占总人数的50%,工人信任票分数占总分的20分,那么一半票数占总分的10分。
\n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