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姐夫:赵明 1966年5月5日
\n
\n
陈杰看完了姐夫的书信,很不理解赵明在外面的工作形势,认为是借口,是拖词。他想:形势再怎么紧张,就那么难请假吗?家里人命关天,为什么不能回来一趟呢?因为他在农村,不知道在外面工作还有那么多的纪律,还有比家庭更重要的革命形势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意义。他只知道,姐姐确实病情加重了,但根源是想念自己的丈夫,精神作用占据着很重要的成分。作为赵明,确实有着两重性:其一,目前的形势确实不好请假;其二,他也估计到了秀兰准是老病重犯,魔魔怔怔的,就那样,时好时坏,自己见了就吵架,无休止的争吵,互相不理解,还不如不回去。他对妻子厌倦了,只有逃避是他的唯一选择。
\n
\n
陈杰把姐夫来信的消息,告诉了山娃的奶奶贾氏,贾氏听了也很生气,也认为自己的儿子无情无义,把这个家没放在心上,把妻子和孩子们抛在了一边,自己在外面躲心静儿去了。但,埋怨归埋怨,现实归现实,只好让陈杰带着秀兰先到医院去看病,顾好眼前,其他的事情慢慢在说吧!
\n
\n
因为秀兰的精神病,是阵发性的,不犯病和好人一样。半壁山医院,也不是什么精神病专科医院,医生问了问情况,看看秀兰当时状态没有什么异常,草草的开了一些安眠药,让秀兰按时吃药就行了。陈杰也觉得姐姐清醒了,和好人一样,于是,拿着安眠药回了家。。。
\n
\n
到了家,陈杰按着医生的嘱咐,和外甥山娃说了吃药的时间、剂量,让山娃按时给妈妈服药。贾氏看到了抓来的药,如获救星一样,天天叮嘱秀兰服用。开始几天,秀兰还是按时服药,由于吃完药就爱困,想睡觉,后来说什么也不吃药了,她怀疑不是什么好药,一吃就犯困,无论贾氏怎么说,山娃怎么央告着妈妈,可秀兰把药含到嘴里,不往下咽,转身又吐了出来。就这样,安眠药也没有按时服用,秀兰仍旧精神恍惚,时好时坏,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了下去。
\n
\n
春节快要到了,家家户户推米磨面,准备着年货。可是山娃家,却平常依旧,都在盼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