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与认真。
第二场与秦军协同作战的齐军,也是为了让赵军放松警惕。
只要赵军试探的过程中,发现第二场的齐军,与第一场没有任何分别,他们就会复刻第一场的战斗经验,并用自以为更加完美的战术,堵死齐军的反击之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
最多注意到游走在战场边缘的秦军骑兵,分出一部分兵力,盯住他们。
为主力吞下齐军争取时间。
所以,第二场的险,就险在齐军能不能撑到秦军支援过来。
同样,秦军入场的时机,也很重要。
秦军太早,赵军有所应对,秦军太晚,齐军全军覆没,第二场失败。
正因如此,王贲不敢在属下面前,百分百确定“骄兵必败”,骄兵之外,还有众多其他的因素。
“赵军这是做什么?”
听到属下的疑声,王贲收回思绪,定睛看去,一边拉开“千里眼”。
赵军兵分两路,主力直奔战场边缘的秦军,偏师不过千余骑兵,他们散发着昂扬的斗志,马蹄声阵阵,坚定地冲向摆好的齐军步兵队列。
人数不占优势,气势则远胜齐军。
“将军,怎么办?”
“赵军的主将,似乎看穿了我军意图,他们的主力放弃了容易攻打的齐军,集中力量要与我军决一死战。”
“敌军冲过来还需要时间,合兵一处,逼迫赵军不敢分兵,或许还有机会。”
…
耳边是属下,关于战场态势的发言,其中有不少可用的建言。
王贲通过“千里眼”,一直望着战场,镜头里面仿佛看到赵军的战马,呼啸着迎面撞来。
这一刻,王贲站在最前面,没有人看到他的额头,挂着几滴晶莹的汗珠,更不会有人知道,他所面临的压力。
“传令!”
“骑兵迎上,与赵军主动交战,快速穿插,不可陷入赵军阵型逗留。”
命令下达,战场上的第一个变故,算是有了应对之策,至于是否能够安然化解,王贲只有一半的把握,另一半交给骁勇的将士。
王贲舒缓地合了一下眼睛,抬头擦掉来到眼角的汗水,战斗打响以来,这是首次觉得燥热。
随着后背处汗水蒸发,丝丝入骨的凉意,使得他重新夺回久违的清醒。
一瞬的从容随着清醒出现,王贲再度凝起精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