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类的新闻,在南方报社出现的不多。
\n
\n
但越是往北境,尤其是即将清丈田亩的地方,几乎就是每日“滚动”的头条。
\n
\n
百姓们议论纷纷,有不少已经开始收集起地主乡绅们私下的龌龊和证据。
\n
\n
那些地主们则是怀着惊恐,拼命回忆起曾经干过,或者扯得上关系的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善举,或是向府衙官员献媚,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补救的方案。
\n
\n
一时间,真叫个翻身“农奴”把歌唱。
\n
\n
有着朱元璋开国的威势,还有着淮西集团的兵权震慑,国策的推行哪有后世那么怀柔,一条对民众而言不甚友好的政策,需要花费两年的时间,在电视上滚动提及反复磋磨民众的耐心。
\n
\n
凤阳这个坎儿都过了。
\n
\n
天底下难道还能有人比凤阳这帮勋贵更贵,与皇家的关系更近的么?
\n
\n
有不服气的,看看你脖子够不够硬就完了。
\n
\n
河北境内,一处偏远的山坳中,几个樵夫装扮的壮汉看着骑马闯入的信使,对了暗号,印信之后,这才将人放进去。
\n
\n
这里是白莲教的一处大据点。
\n
\n
看着山坳中,一处人工开凿的聚义厅内,一个气质阴邪,穿着一身杂糅了道,佛,儒特色的华贵衣衫,看着由信使带来的,几家不知名的金主为他们提供的物资清单,以及国策进一步施行的导向分析及朝廷消息等等,白莲教的头目不由得放声大笑。
\n
\n
“快哉,快哉!”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