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只要老朱的官员南北异地出任官员的条例能够坚定执行,这些出身北地的官员就不会放过这个捞政绩的机会。
\n
\n
再加上朝廷的有意扶持。
\n
\n
惶惶大势之下,这些像铲沙子一样的北境官员就会遍布南方乡野,以其为支点,在南方慢慢铺开乡绅豪门权贵官员一体纳粮的税制,也就是个水磨工夫而已。
\n
\n
至于为什么不一步到位,执行什么清朝的官绅一体纳粮。
\n
\n
其实是因为。
\n
\n
在明朝。
\n
\n
任何官绅权贵读书人,压根也没有什么不必纳粮的特权。
\n
\n
没错,这在清朝以前,依旧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潜规则。
\n
\n
老朱给孔家封衍圣公,优待读书人这不假。
\n
\n
但他也只是免除了科举取得了一定成绩的读书人,如秀才之流劳役等优待而已。
\n
\n
大明上下除了他老朱家有谁能不纳税?
\n
\n
没听说过。
\n
\n
虽然双标,却也给朱标和常升如今的赋税免除了许多麻烦。
\n
\n
因为常升的目的其实只有一条。
\n
\n
摊丁入亩。
\n
\n
要让那些既得利益的乡绅权贵吐出自己所占据的诸多生产资料,唯有让他们觉得手中握着的这一些生产资料,食之无肉,弃之可惜,再同时启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