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上升之势。”
\n
\n
“史料记载,历朝历代耕田最多的,也不过八百多万顷。”
\n
\n
“孙儿斗胆,以千万顷耕田为限。”
\n
\n
“千万顷耕田,南北耕地各算一半,合计三十五万万石,如不遇上天灾人祸,气候变迁,这大抵便是我大明的巅峰粮产了。”
\n
\n
“一个普通百姓一日平均要消耗一斤米。”
\n
\n
“也就是说,我大明的巅峰量产,可以养活一万万人。”
\n
\n
听着自家太孙这引以为傲的口吻,老朱也与有荣焉,历朝历代的贤明君主,千古一帝,有哪个能像他一般,真真切切的把百姓放在心里。
\n
\n
能切切实实养活这么多人的。
\n
\n
“只是话说回来,耕田及人丁的变化,在皇爷爷一朝,只怕不会有太大的增长。”
\n
\n
“哦,这是为何?”
\n
\n
“如今大明,地广人稀,皇爷爷迁人丁虽是无奈之举,百姓却难免人心惶惶,再加上皇爷爷仍旧派兵在外,讨伐元庭,对百姓而言,这就是江山未稳的迹象。”
\n
\n
“在此期间,五千万人口变化不会太大。”
\n
\n
“就算是有所增加,只怕也是被搜出来的隐户。”
\n
\n
“所以,怕是要等到未来父王继位后,国朝才能真正安稳。”
\n
\n
老朱并没反驳。
\n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