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t
但要说他还不能叫始乱终弃,还有更糟的。
闻言,皇帝眉头紧皱,仿佛看到多喜遇到他这样的人,他嘀咕着:“那可不行,朕一天也看不下去。多喜是女孩儿,要嫁,也是忠毅侯那样的人。”
突发奇想:“多喜要是早生几年该有多好?要是元皓是多喜,多喜是元皓,多喜亲事定给瑜哥璞哥……”
镇南王吓一跳,依着皇帝这样想下去,多喜将成夺人亲事的太平公主。王爷赶紧摆手:“皇上,现在的事实,元皓是元皓,多喜是多喜。”
他认为还是自己说下去的好,免得皇帝乱想起来,金口玉言让人害怕。镇南王一气说下去:“是以,往太上皇面前求多喜亲事的人不少,但皇上施恩与郡公郡侯以后,太上皇愿意关注他们中的年青子弟。”
经由祖上爵位的得而复失,他们大多过得贫寒。有一句诗“梅花香自苦寒来”,太上皇认为经过磨砺,而祖上曾有威风的人,血脉中有传承,风霜中有习练,懂得“珍惜”是何等的珍贵。
当爵位又失而复得,恩情在皇帝或太子手里而得,他对多喜郡主应多一份儿的敬重。当然,首先这个人得面貌英俊,为人才干,才是入选的翘楚。
还有一层意思,对于皇帝和镇南王来说更不难明白。
镇南王侃侃:“臣早就想进言边城之事,开国十大国公已去六、七,开国十大郡王到现下,也只余下陈留、项城、长平、汉川和渭北。东安世子已押回京中,靖和世子还待朝议。论功的规矩太多,只怕靖和世子都难袭爵,但边城可等不得什么人满足条条规矩,它们要有守城的人才行。皇上要加恩,除去原有的这二位世子以外,就是军中的将军,再就只能在满朝中从上往下撸选,郡公郡侯后人也在其中。”
多喜的亲事已不仅仅是件欢喜的亲事,反而卡在这国公荒、郡王缺少的关键年月里,带足笼络之意。
“是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