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t
镇南王和袁训成为亲戚以后交好,但犯不着认得他府上的大掌柜。而万大同又不是个常年呆在府里的大掌柜,倒不如门房能时常认得客人。
镇南王认得他,是出游治水,那桥后来赐名为元皓桥——皇帝和长公主都想去看,但镇南王说扬州已偏离海边,因名动天下,既然上路,走走也就走了。元皓桥深入内陆,王爷为护卫上增加难度而不肯答应。
建这桥的时候轰动全国,个中有元皓捐出大把金叶子,有出游主仆都捐出银钱,有忠毅侯在苏先等人的协助之下一天成桥,也有万大同是赈灾表彰的第一名,文章侯府的韩二老爷紧随万大同办差而成了第二名。
镇南王嘴上说五岁的元皓他会捣乱还差不多,但私下里对着家信乐,不用菜就可以浮数大白。
袁训回京以后,除去太上皇为元皓要赏赐这些人,指名要见那及时筹粮的万大同,还有镇南王府也请过数回,回回不许少一个人,对万大同也客气备至。
只是这一件事情,镇南王就从此不会忘记万大同。后来又有一件事情,就是元皓等孩子们合伙起铺子,请的掌柜叫万小红,是万大同的女儿。
这万小红呢,在元皓拿权贵们赚银钱的时候出了大力气,写折扇,弄荷包,元皓等人玩乐居多,万小掌柜才是出大力气的人。
元皓等人按天计,每天荷包赚的满满,又为朝廷挣不少捐助银两,镇南王生出佩服,把儿子好好的问了问,对万小红也印象深刻,不由自主的把万大同又想了想,还和长公主私下说过他:“强将手下无弱兵,万大同的女儿不会差。”
万大同这个人,在镇南王心中又烙印一层。
……。
一看是他,镇南王满面笑容:“是你啊,万掌柜的,你怎么在这里?”
万大同行过礼回话:“蒙太子殿下、齐王殿下赏下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