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每日人来人往,上哪去找这么个人呢?于是他把心思收了收,又转向谋划“新党”这件事上,虽然自己像断冰一样漂离了陆地,但谁又断定自己不能主宰“沉浮”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
石三决定,悄悄地煅出一把利刃,直插白元心脏。他不仅加紧调教这有限的弟子,还让他们下山去“布道”,招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们一起,谋划这件“大事情”。
前朝旧宫,晋王黄岐山人端坐着,看完了手里的信,俯视殿前的“新党”使者。
“你们新党的使者倒是个顶个的出挑,只是你们主子不是个老实人。”黄岐山人阴笑着说道。
使者也是周毋庸手底下挑出来出类拔萃的弟子,气势自然不弱,不卑不亢道:“我主两次谴使呈信自是怀着十二分的诚意,不知晋王此言何意?”
“既已向我表了忠心,便是我的臣子,他的弟子也是我的弟子,派给我了,我安排些差事给他,怎么又暗中差人把他叫回去,还无故带走了我许多出色的族中弟子。”
使者怔了怔,随即答道:“未闻有此事!”
晋王挥挥手,两名侍卫押着一人进了殿。晋王指了指,对使者道:“这便是你们派来的密探!还有何话要说?”
使者看看那人,认得确是无间一起修炼的兄弟,便道:“想必是个误会。”
没想到黄岐并不再纠缠,哈哈笑道:“说来也怪我,罢了罢了,此事就当过去了,我不计较,也不许你们提说,权当再给古月一次机会。与两位排宴吧!明日替我捎一道钧旨给古月。他捅了大篓子,引起的山火,看来要烧到我这宝殿上了。”
次日,黄岐山人打发走两拨人,一波是无间使者,后面跟着晋王的贴身侍卫;另一波是信使,差往白元派。
白元起义后,处决了很大一批顽固的皇朝“余孽”,但黄岐不仅没被剿灭,反而趁机做大,成了一方巨擘,深究其中原因,不得不让人叹服。黄岐其人,有四大特点:一是精明,可以于无生机处觅生机,左右逢源,从多方讨好讨巧,晋王派所处之地乃是中原核心地,老巢乃是旧皇宫,之所以能够立足于此,在于他多方交好,谁都不肯得罪,从对古月的暧昧态度便可窥见一斑;二是没底线,心中无国无家无友,只装着一人,便是自己。皇族在时,是个受监视压迫的“天潢贵胄”,皇朝临危时,立马脱下黄衣,成立晋王派,与其他门派一起,剿灭皇族。就连自己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