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新生么?”李铁将通知书送到青年的桌前,再拿出自已的身份证件给青年看了看,
“哇,学弟才十五岁呀。欢迎加入经济管理专业的精英中来。让我们共同学习,为搞好祖国经济建设出一分力。我叫刘光华,是二年级的老生,以后学弟在学院有什么难处,尽管找我。咱们经济管理的学生不多,每期也就十几二十个人。
不过同学都是各大商社和企业巨子的孩子。以后还要多多帮衬一些,我家在上海是开面粉厂的,在浦东码头有个仓库,不知老弟家里是做什么生意的。”
“哦,我家是奉化的粮商,家里种地,良田千亩,同时也是奉化最大的粮商。”李铁立即回答到。
“这下可好,兄弟咱们以后要多多亲近,这粮为国之本,以后我们两家合作的可能性很大呀!”
听说李铁家是做粮食的,刘光华更是热情,详细的介绍了经济管理专业的来龙去脉不说,还将这次新生的底细一一给李铁提前透露了一下,什么荣家的子侄在这里很有号召力了。
山西的老阎家的炼铁厂公子很是好色了,老宋家的小女儿刁蛮之类的。同时对学校的食堂和住宿也吐槽了一下。
说来也是,这些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向来不好管理,各个家境殷实,对学校的吃住老是挑毛捡刺。不是宿舍楼里连个像样的厕所都没有,就是冬天没有热水供应,让学生冻得发抖。
更有甚者,说学校的早中晚餐吃得还不如家里的狗好。无奈之下,经济管理专业成为同济大学唯一的可以不在学校住宿的班级。
刘光华登记好李铁的报名信息,告诉他要选哪几个教授的专业课,同时哪位老师古板,哪位老师风趣,哪个老师的课不能逃。
最后还告诉他七天后开学的班级所在,又热情的介绍了几处他们学生常去的游玩之地,如百乐门之类的,并且推荐了几处物美价廉的住宿之地,比如各个租界的边缘地带。因为刘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