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朱温也有些尴尬。
他是河东节度使,他在晋阳很合理啊!
你封的啊!
总不能言而无信吧?
但大梁打下的晋阳城,凭什么要给他啊?
但此刻这千军万马都没动,或者说汾河东岸主力都没动,毕竟他们前方汾河横亘,而渡河的桥梁在晋阳城内,就算骑兵可以找浅滩涉水,但唐军却列阵在晋祠,随时可以击其半渡。河中和定难军虽然可以直接进攻,但十节度的进攻,凭什么就他们两家上,再说打下晋阳又不可能给他们。
但主力想安全渡河,那就只能强攻晋阳城了。
这同样不行。
当年朱温亲征都没打下的,他们怎么可能短时间拿下?
再说晋阳是三城一体,攻下东城不攻下中城还是无法渡河,汾河是从中城穿过的,而且攻下中城也没用,西城才是晋阳城的主体,还得打下西城才能出西城和唐军决战。
杨丰下战书在晋祠决战,事实上给十节度出了个难题。
他们想决战。
但这混蛋背山面水列阵,你想进攻先得过河,你过河他就击你半渡,你不过河就没法决战,只能强攻晋阳,但强攻晋阳又是他们最不想的。虽然还可以从下游,在河中和定难军后方安全渡河北上,但晋祠一带又太窄,东西也就六七里,他们的兵力无法展开,列阵都摆不开。
十万大军尤其是有大量骑兵,列阵几十里是起码的。
尤其是骑兵。
这个战场越大越好。
六七里的狭窄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