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犹如锦缎作波,又犹如万马奔腾,将映照在其上的日光搅成碎金一片。
楼头三十余名士子皆是肃然,然而却不是在欣赏这壮美风景,而是看着正中央一名三旬清瘦男子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在纸张上写上了如椽大字。
辛弃疾等四人登楼之时,有人回过头来,有几个人新面孔窃窃私语,询问为首之人是谁,其余人只是回答了一句‘一夜鱼龙舞’,那几个新面孔就肃然起敬,当即拱手行礼。
那名正在写诗的三旬男子听到动静,抬起头来,十分自来熟的对着辛弃疾说道:“辛五郎稍等,我还有下阕没写完。”
辛弃疾目光一凝,仔细打量着三旬男子的面孔,觉得此人有些眼熟,却想不起来究竟在哪里见过,只能看向了朱熹。
朱熹倒也不敢打扰文会,低声说道:“这位就是于湖先生,公认的二十载后的大宋宰执,张孝祥张安国是也。”
张孝祥这个名字辛弃疾就听过了,并且是如雷贯耳。
这不仅仅是因为张孝祥诗词写得好,而是因为在宋国,人生蹉跎是常态,三四十岁进士及第,外放做官,然后中枢任职,若真的万幸,有那么一丝机会能登到宰执的位置,那也是气血衰竭,垂垂老矣,难以实现平生抱负,只在主政几年之后,抱憾致仕。
人生百年,倏忽而过,如何不让人心生戚戚?
而张孝祥所展示的,正是命运没有被岁月蹉跎过的样子。
他实在是太年轻了。
成名年轻,科举年轻,为官更是年轻。
史书上说他幼敏悟,书再阅成诵,文章俊逸,顷刻千言,出人意表。
张孝祥十六岁的时候,就通过了乡试。
&